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务 | 英文域名:wlj.ordos.gov.cn
文旅资讯

回眸鄂尔多斯市文旅行业20项“国家级”工作成效

 

  日月如梭,光阴荏苒,再过一个月将迈入2022年。在接近1年的时光里,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全市决策部署,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旅游休闲城市”任务目标,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有效促进文化旅游消费,有序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部分工作事项荣获了国家级称号和登上了国家级媒体。 

  一、319日,三集纪录片《非遗鄂尔多斯》在CCTV9首播 

  纪录片《非遗鄂尔多斯》,是在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向观众展示了源远流长、丰富厚重、绚丽多彩的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该纪录片以贯通历史和现实的表现手法,生动阐述鄂尔多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内容。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组织拍摄制作专题纪录作品,广泛推介全市文化和旅游形象,在央视等重要平台上推出了《马背上的青铜帝国》《神秘的草原石窟》《成吉思汗灵榇西迁》《航拍鄂尔多斯》等多部纪录片,向社会展示了鄂尔多斯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美迷人的地域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风情,全市的文化旅游形象的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二、326日,荣获国家文旅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奖牌 

  2020122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15个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鄂尔多斯市荣膺该项称号,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盟市。2021326日至41日,在济南市举办的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培训班上,鄂尔多斯市捧回了“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奖牌。2016年,鄂尔多斯市被确立为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本着“扩内需、补短板、保存量、拉增量、促增长”的原则,重点实施培育消费习惯、扩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惠民便民消费等内容,以城市核心区带动辐射发展,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9万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万元,文旅消费需求旺、潜力大,近四年年均接待游客增速18.9%、年均旅游收入增速18.7% 

  三、413日,《人民日报》报道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深入基层宣传党史学习教育 

  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乌兰牧骑进基层宣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任务,助力全市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良好氛围。以时间为序,市文旅部门推进工作进展有:125日转发了文化和旅游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信息内容;从225日起累计发布了乌兰牧骑进基层宣传党史学习教育信息50多条;于34日开设了“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专栏,截止发稿时累计发布了259期;323日内蒙古电视台报道了《鄂尔多斯9支乌兰牧骑深入牧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闻;413日《人民日报》报道指出: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宣传小分队走进乌审旗嘎鲁图嘎查,为当地牧民送上精彩的演出,嘎鲁图嘎查牧民巴图青克乐说:“表演好看又有用,让我们学到了党的历史知识,感受到了党对牧民的关怀,我们要始终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四、418日,央视新闻推出专栏节目《鄂尔多斯博物馆:鹰顶金冠饰》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给予较高评价 

  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央视新闻、央视频发布的《博物馆说》系列节目,其中的《鄂尔多斯博物馆:鹰顶金冠饰》强调了出土文物鹰顶金冠饰揭示的重要意义:“鹰顶金冠饰的出现,是中方与西方、中原与草原交流互鉴的有力证明,也是草原丝路这条重要的文化纽带,扮演中西方文化传播的重要角色的生动演绎。更重要的是,为当今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建设,带来了生动的历史借鉴,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基础和人文血脉”。 

  五、58日,乡村旅游精品游线路入选国家“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线路 

  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乡村旅游需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300条。内蒙古共有十条线路入选,其中的“鄂尔多斯市乡村旅游精品游线路”线路包含九城宫、康镇等10个景区(点)。入选线路沿线节点为:大树湾渔村——东海心村——灶火壕——九城宫旅游区——康巴什旅游区——草原丝路文化景区(康镇)——苏布尔嘎嘎查——布拉格嘎查——查干柴达木村——哈沙图村。 

  六、63日,5处景区(点)入选国家级黄河主题旅游线路   

  文化和旅游部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推进活动上发布了10条黄河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指出所发布的线路均立足全域统筹,以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为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廊,通过“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设计,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发展的黄河流域,塑造“中国黄河”整体形象,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鄂尔多斯的5处景区(点)入选线路节点,分别是成吉思汗陵列入“黄河寻根问祖之旅”,响沙湾、七星湖列入“黄河生态文化之旅”,三盛公水利枢纽(鄂尔多斯与巴彦淖尔联合创建的国家4A级景区,发布信息列入巴彦淖尔市)列入“黄河安澜文化之旅”,阿尔寨石窟列入“中国石窟文化之旅”,巴图湾村列入“黄河乡村振兴之旅”。   

  七、610日,乌审走马竞技、六十棵榆树祭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乌审走马竞技,是以蒙古马品种之一“乌审马”为载体的群众性体育传承项目,是蒙古族文化活态遗存,更是中华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人文价值和科研旅游价值。六十棵榆树祭,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的榆树壕,每逢农历五月初三,这里举行六十棵榆树祭祀活动。这一文化至今传承已达200余年。每年四面八方的群众陆续赶往还愿或布施,以祈求风调雨顺、健康安顺;同时,六十棵榆树祭期间还会相应开展贸易、物资、文体、娱乐等交流活动。截止当前,鄂尔多斯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6项增加到8项,即鄂尔多斯婚礼、漫瀚调、成吉思汗祭典、察干苏力德祭、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古如歌、乌审走马竞技、六十棵榆树祭。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还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92项,市级非遗项目212项。 

  八、825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镇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近年来,伊金霍洛镇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重点开发了成吉思汗陵、布拉格草原宿集、达尔扈特文化旅游景区、巴音昌呼格草原景区、“幸福田园”土地认领项目、自然见学实践基地项目、龙虎渠农耕文化博物馆、艾朦联农“乡居微经体”主题乡居等重点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项目,年接待旅游22.19万人次,旅游年收入16400万元。通过开展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暨伊金霍洛镇传统那达慕大会、达尔扈特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鄂尔多斯婚礼文化日、巴音昌呼格草原音乐美食节、巴音昌呼格草原环成陵自行车比赛等系列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伊金霍洛镇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当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和经济发展,活动期间游客接待量达30万人次,带动地区收入增长1000余万元。  

  九、620日,黄河大峡谷作为全区举办“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活动首站被国家级媒体报道 

  2021内蒙古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季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开幕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准格尔旗人民政府承办。活动开展了精彩的开幕式,推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漫瀚交响音乐会,被媒体赞誉报道为“以蒙汉音乐的完美融合,诠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黄河大峡谷举办的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宣传报道,来自全国32家主流媒体、5家全国自驾游俱乐部、5家旅游专业媒体、5家中央驻内蒙古媒体推出了多篇报道,黄河大峡谷成为聚焦报道的关注点,鄂尔多斯黄河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十、831日,鄂尔多斯赛车小镇文化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经鄂尔多斯市和康巴什区两级文旅部门的推荐,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发布20212号公告,将鄂尔多斯赛车小镇文化旅游区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鄂尔多斯赛车小镇文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康新街道格德热格社区金港湾大道东,是一个以赛车文化为切入点,以运动健身旅游为主题,以速度、动感、时尚、休闲、自由为出发点,集吃、住、行、游、购、娱、学、康、养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体验类景区。景区建有规模位居全国第二的赛车场,拥有华北地区最大、西北地区唯一一条国际汽联认证的国际二级赛道,已成功了举办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China GT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等大型汽摩赛事60余场。目前,鄂尔多斯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47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27家,3A级旅游景区11家,是内蒙古自治区高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盟市。 

  十一、93日,鄂尔多斯文创产品在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获得金奖  

  2021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鄂尔多斯市推送参赛作品31件套。其中,荣朝——公主杯白釉蓝釉荣获本届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获得金奖的文创旅游商品,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文化产业中心研发的发现之旅——盲盒香氛蜡烛获得大赛铜奖。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文创产品开发打造,列入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创产品开发,打造高品质文旅‘产品包’,深化文创产品开发建设,支持文化文博单位开发传统手工艺衍生品”的目标任务。为推动文创旅游商品加快发展,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对鄂尔多斯科教文创产业园、市博物院文化产业中心、荣朝、朝乐蒙、亿寻科技等文创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单位的指导支持。 

  十二、鄂尔多斯市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展销文创旅游商品7700多件、促成交易额66万元 

  923日至27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鄂尔多斯市应邀在文博会设立专门展位参展,展区占地253平米,搭建了包括文创旅游商品展览展销、项目对接洽谈、文艺展示互动等功能区位,组织了14家优秀文创旅游商品企业、5家重点旅游景区等,全方位、全程式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展示。在文博会上,鄂尔多斯市展销文创旅游商品7709件、促成交易额66万元,其中实际销售1094件、交易额21.22万元,意向性订单6615件、交易额44.57万元。与此同时,还初步达成45个合作项目。  

  十三、1013日,鄂尔多斯市文化馆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  

  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民族乐团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入选名单》。全国共有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山西省晋城市群众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馆)、吉林省吉林市群艺馆等10家单位入选,鄂尔多斯市文化馆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单位。鄂尔多斯民族音乐资源丰厚久远,形式多样,具有显著的民族、地域特色。鄂尔多斯市文化馆作为地级市中心馆,长期深入基层,对本地区民族音乐进行辅导、培训、指导、扶持和组建。目前,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有鄂托克旗的“乃日”、乌审旗“马头琴”、杭锦旗“古如歌”、鄂托克前旗“原生态民歌民乐”和准格尔旗“漫瀚调”等。鄂尔多斯市文化馆拥有民族音乐团队、协会305个;拥有创建民族音乐基地、传习所18个,其中,鄂尔多斯“乃日”乐队被文化部命名为“草原文化的灿烂明珠”,乌审旗被中国民协誉为“马头琴文化之乡”,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拥有演职人员约3000名(国家级传承人3名、自治区级传承人6名,市级传承人29名);2017年至2019年,鄂尔多斯民族音乐团体演出约3600多场,数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屡获大奖,其中鄂尔多斯古如歌获得国际大奖2项,国家级奖项2项。   

  十四、113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乌审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准格尔旗的漫瀚调富于表现、婉转悠扬、善于言志,充分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精神和魅力。1996年,准格尔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之乡”,2008年漫瀚调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准格尔可以听到出腔潇洒豪放、旋律恬静舒展、曲调简洁明快的漫瀚调,方言土语中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漫瀚调的普及教育,现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已成为准格尔旗的文化名片,通过积极地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唱到了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乌审旗委、旗政府积极弘扬蒙古马精神,组织开展乌审走马竞技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工作。2020年底,“乌审走马竞技”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乌审旗马文化旗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12名。 

  十五、115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乌兰木伦文化和旅游街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乌兰木伦文化和旅游街区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产品供给丰富、活动异彩纷呈,形成了集观光游览、文化展示、水上娱乐、舞台演艺、特色餐饮、文创展销于一体的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该街区具体包括城市文化艺术走廊、乌兰木伦湖区、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文化艺术中心、乐康吧等场所节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夜间光影亮化、创意市集举办、主题文艺展演等举措,实施“夜游”“夜赏”“夜品”“夜购”“夜宿”“夜食”6项品牌提升活动,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打造提升乌兰木伦湖观赏体验圈、乐康吧潮流生活圈、BOXPARK创意集市圈等7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目前,该街区主要包括特色美食品鉴、民宿客栈、帐篷营地、观光夜游、文创产品展销、文体活动体验、潮牌娱乐(酒吧、KTV、咖啡店、网吧)等多种消费业态。区域内经营商户充足,夜间文化类经营商户占比大于40%。经过筹备运作,该街区已陆续推出夜游乌兰木伦湖、马上游城、城市帐篷营地、乐康吧自驾车营地、“野餐篮子”、后备箱青创市集、浪漫求婚私人订制、城市篝火、热气球挑战比赛、市民夜市、文创雪糕、《赛车英雄》等多种类主题夜间产品,消费业态不断集聚优化、供给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夜间消费市场和消费规模持续壮大。 

  十六、1122日,央视新闻报道鄂尔多斯乌兰牧骑开展“送欢乐 送文明”活动 

  鄂尔多斯乌兰牧骑开展“送欢乐 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以来,全市组建成立39支基层服务小分队,采取集中与分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在服务基层群众中,演出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称赞乌兰牧骑把温暖送到了家门口,大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此同时,活动开展情况被媒体关注和报道,1122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内蒙古频道和光明日报客户端分别报道了杭锦旗、伊金霍洛旗和乌审旗乌兰牧骑开展活动的情况。 

  十七、1123日,鄂尔多斯市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峡谷雅宿被评为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 

  黄河大峡谷“峡谷雅宿”项目总投资547万元,建筑面积约565平方米,共有不同主题特色客房14间,其中套房2间、标间3间、家庭房9间。在规划建设中按照因地制宜、传统自然、生态和谐的原则,融合漫瀚文化、渔家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窑洞文化等主题,辅以简单、古朴的家具凸显准格尔乡村民宿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配有特色采摘园、农家定期微型集市、休闲乐园、野外体验、文创商店,周围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独特,满足游客的各种休闲度假需求。区别于精品酒店的高端和距离感,“峡谷雅宿”更像是游子们天涯行脚路上的另一个家,给旅行者带来亲切、温暖和自由。现代简约、轻奢的生活调性,与黄河边舒缓、婉约的自然灵性相匹配。无论是清晨漫步还是傍晚闲坐,都能体会到与自然为邻,与山水相伴的悠然之境。  

  十八、1117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按照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公示名单,首批公示了47家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共有2个单位入选,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名列其中。文明,是一个景区最好的名片。近年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作为全市旅游窗口单位及重点A级旅游景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文明旅游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以传播文明旅游为理念,深入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十九、1118日,鄂尔多斯市10个文化馆全部入选国家级文化馆公示名单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拟命名一二三级文化馆名单。根据公布内容,内蒙古自治区有88个文化馆入选名单,一二三级文化馆数量分别为314215个。鄂尔多斯市有8个文化馆入选国家一级文化馆,即鄂尔多斯市文化馆、东胜区文化馆、达拉特旗文化事业发展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准格尔旗文化馆、鄂托克前旗文化馆、鄂托克旗文化馆、乌审旗文化馆和伊金霍洛旗文化馆;有2个文化馆入选国家二级文化馆,即康巴什区文化馆、杭锦旗文化馆。鄂尔多斯市共有文化馆10个,馆舍面积总计7.8万平米,其中市文化馆4.2万平米,旗区文化馆平均达到4000平米;业务门类平均8.5项;各级文化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每周开放时间均在42小时以上,演出、展览、游艺、培训等免费开放项目均达到国家、自治区标准并对外公示;各文化馆均具备数字化服务能力,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平均95.21%,服务满意度平均95.1%    

  二十、1122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棉花糖姐姐讲故事”项目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公示名单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2021年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东胜区图书馆“棉花糖姐姐讲故事”儿童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入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位列全国3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该项目的单位。该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针对低龄儿童开展阅读指导服务,通过亲子共读、讲故事、演故事和绘本创作等方式,培养儿童阅读兴趣,提升其语言表达及动手创作等能力。阅读推广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不会阅读的人学会阅读”,低龄儿童通常都有较强的阅读意愿,但是无法独自阅读,这就需要别人选择合适的读物,与其共同阅读;阅读推广的另一个目的是“使不爱阅读的人爱上阅读”,部分儿童缺乏阅读意愿,这时也需要专业的人员引导其爱上阅读。“棉花糖姐姐讲故事”儿童阅读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始终以这两个目标为导向,不断丰富活动主题,活动形式愈加新颖,从常规化、系列化、品牌化再到规模化,致力于培养儿童阅读兴趣。该志愿服务项目自2017年以来在馆内外共开展志愿服务180余场,参与者近2万人次。 

  • 党政机关
  •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网站地图
    备网站标识码 :1506000009
  • 联系电话:0477-8183858
    联系地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国泰商务广场(CBD)T6栋19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