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优质旅游产品为中心环节,在稳增长、扩内需上出实招,在惠民生、优服务上见实效,在创品牌、展形象、兴文化上求突破,力争将鄂前旗打造成全区“红色研学旅游示范旗”“文旅融合先行旗”“区域合作示范旗”,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完善贯彻落实工作长效机制,抓好“回头看”,不断找差距、补短板,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全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
坚持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上下联动,高水平举办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鄂托克前旗那达慕大会,策划艺术创作展演、群众文化惠民、书法展览、非遗展陈、红色旅游、革命文化主题活动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一系列文化旅游惠民活动,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营造良好氛围。
不断推动艺术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大力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引导和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采风创作、结对帮扶、慰问演出活动。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时代要求,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用优秀艺术作品引领时代风气。
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对接“十四五”国家标准,继续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均等化配置,加强各镇综合文化站、嘎查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进一步拓展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全面落实《乌兰牧骑条例》,完成职教园区剧院提升改造工程,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以马兰花书香文化艺术惠民读书系列活动为契机,全面常态化开展全民阅读“六进”活动,继续完善红色书苑,打造海军希望小学马兰花读书角共建活动;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文化户;加快推进文化馆国家一级馆评定工作;对全旗民间艺术团(协会)进行评估定级,对未达标、“僵尸”团队进行取缔,定时定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机构阵地作用,积极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千人筷子舞团队;常态化开展“百日消夏”广场文化活动、“百团千场”送文化下乡活动,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编撰《鄂托克前旗文物志》;协调相关部门完成鄂托克前旗民俗博物馆布展,完善全旗博物馆群落方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为契机,实施一批保护利用工程,尤其是对宥州古城、长城保护利用;加强文物安全,实施好“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突出整治法人违法案件。进一步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做好各级传承人推荐、项目评选和传承人队伍培训工作;加大对我旗蒙古刺绣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姚凤琴刺绣工作室,完成“鄂尔多斯婚礼”蒙古刺绣;举办全市万人“马海”展览展示活动,在公共文化区域、旅游景点等地融入非遗元素,持续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展演展示活动;组织开展好“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购物节、非遗年货大集等活动。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发挥文化和旅游独特优势,推动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以镇嘎查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基础,提升效能、优化服务、丰富活动,夯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引领,整合旅游资源,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打造乡村旅游路线,逐步打造出一批要素功能齐全、特色优势明显、综合环境优越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全面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继续做大做强圣火文化旅游惠民季暨冬季那达慕、马兰花书香文化艺术惠民读书系列活动、“大沙头杯”沙漠越野挑战赛、红色文化旅游惠民季等品牌惠民活动;完善《鄂托克前旗大沙头房车营地规划方案》《鄂托克前旗研学基地规划》等旅游规划,完善旅游标识标牌,并在各红色旅游景区(点)设立交通指示牌及景区导览牌;开展全域研学旅游活动,推进希泊尔驿站、希泊尔民宿、希泊尔草原景区建设,打造集“研学+体验+民宿”为一体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川红色拓展基地项目、大沙头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马兰花草原旅游景区项目、水洞沟(北区)景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主动融入蒙陕宁文化旅游圈、红色文化旅游圈和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建立资源互享、政策互惠、信息互通的旅游合作发展新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我旗文化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
加快推进文化旅游智慧化建设
实施智慧文旅综合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文旅”通过AR技术场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一批旅游景区智慧讲解导览样板和智慧旅游示范农牧家乐户,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通过人工智能化AR阅读模式,实现全新的多媒体全民阅读形态,丰富阅读模式,提高阅读兴趣。加强与宁夏、陕西等周边地区各大旅游社、旅游组织的对接与合作,积极开展文化旅游专题推介,加大宣传导向力度,加大重点城市和媒体的投放力度,力求在主流媒体上有声音,在目标市场全力提升鄂前旗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抓好市场执法和文化旅游行业安全
组织开展系列文化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实施体检式暗访,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继续开展“鲁叔叔”普法小课堂。落实好文化旅游安全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新业态、新媒体、新情况的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加强舆情监测管理,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继续抓好文化和旅游领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生产经营秩序有序恢复,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利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加强全面从严治党
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严肃党的政治生活,紧盯关键少数,加强政治监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加强政治机关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岗位、重要环节,强化监督检查,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