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考核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市委“五位一体”考核安排,下面由我代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领导班子作2017年度工作情况总结报告,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一)从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从严落实管党治党“1+3”制度体系,认真履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印发了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和《市文新广局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将党建工作纳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机关工作全局,做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并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调度和开展督导检查。
(二)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印发了《市直文新广系统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方案》,以党支部为主体,以“三会一课”制度为载体,通过专题辅导、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年内组织系统各支部专题学习287次、研讨活动36次、撰写心得体会186篇。将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组中心组带头学、专题研讨、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坚持长期学、持续学、深入学,不断加深理解,扩大成果,确保应学尽学、全员覆盖。充分发挥文化部门职能特点,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宣传活动,以文艺的形式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组织本土艺术家创作演出了我市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晚会大型民族歌舞史诗《圆梦新时代》,受到市四大班子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高度好评。
(三)切实加强思想建设。以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为重点,坚持局党组书记带头学、班子成员比着学、集体研讨互动学、深入基层调研学、针对问题专项学的“五学”制度,年内组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5次,不断提升理论武装水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中来,组织举办了红色剧目演出、经典歌舞进高校巡演、“不忘初心逐梦前行”诗歌音乐会、“守望相助 团结奋斗”——老照片老画报老年画邀请展、“忆党史、颂党恩、党旗在我心”诗歌朗诵等特色学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作用,推动城乡居民素质不断提升。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配备配齐新闻发言人。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和保密工作,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宣传和网上主题宣传等活动。
(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及时完成了局属各支部委员增补和换届工作,按期转正党员4名,发展预备党员2名。成立了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平台,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党员培训计划、干部职工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开展警示教育活动49次,接受教育632人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362人次。
(五)切实做好帮扶工作。发挥部门帮扶带动作用,与帮扶村“两委”积极谋划发展,协助提升村集体经济管理水平。发挥行业优势,帮助开展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帮扶村人民代表选举、土地确权、农网改造、农户摸底清查等工作,投资5万元维修沙石路面5公里。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进村定点帮扶贫困户工作,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在春节、“七一”等节日期间开展慰问活动,为帮扶贫困户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
二、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安排部署。一是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局党组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及时传达市委、市纪委关于从严治党部署精神,亲自主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专题会议9次,重点研究解决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纪律审查工作难题,切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召开系统党组织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整改台账。二是定期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班子全年以会议、谈话、文件等形式向派驻纪检组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将上、下半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了市委和市纪委。三是细化任务分工。印发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的实施方案》,推行台账式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每个项目推进准确到位。四是加强廉政教育。及时传达学习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党组织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分别讲廉政党课1次,一把手、分管领导组织科室负责人开展廉政约谈,引导和督促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念,做到廉洁自律。
(二)强化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始终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当好廉洁从政表率。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制度,推动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二是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和廉洁从政相关规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以及自治区和我市相关配套规定,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研究制定了《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五个不直接分管”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局党组及班子成员在重大项目决策、资金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坚持集体研究、公开透明决策。三是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及时更新职权流程风险点和工作岗位廉政风险点台账,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的防控机制。支持和保障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案件查办中的重要问题。四是发挥外部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跟踪回访调查、政务微博、微信、执法办案信息反馈、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等各种形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一是加强工作督查。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对局属党支部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发现的问题,建立了整改台账,要求限期整改销号管理。二是抓好问题整改。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严格执行我市具体规定,持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专项督查整治。三是加强纪律教育。将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观伊旗第五监狱,以真实案例教育和警示广大党员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四是倡导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学党章讲规矩”知识竞赛,在市文化艺术中心等场所设立廉政文化宣传栏,大力宣传我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和工作成效。在机关走廊设立廉政书架,发放《廉政瞭望》、《纪检监察》等杂志,营造起良好的学廉倡廉氛围。
三、加快文化新闻出版广电事业发展,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重大任务圆满完成。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市举办文艺表演、全民阅读、民族电影展映、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00多项。《守望相助 亮丽北疆—鄂尔多斯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展览》成功展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开幕式接待宴会和高级别会议接待宴会文艺演出、第六届国际库布其沙漠论坛开幕式文艺演出、中国体育文化旅游博览会文艺展演等重大演出精彩圆满。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期间,精心推出文化日历,30多项文化活动轮番上演,充分展示鄂尔多斯良好形象;《鄂尔多斯风》歌碟和《Hi,我是鄂尔多斯》画册等外宣品成功发行,国际频道信号传输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二)文化工作亮点不断。一是“十个一”文化工程成果丰硕。《金冠文库》丛书付印出版36本,并获得国家民族文字出版专项资金资助;纪录片《马背上的青铜帝国》在央视播出;影片《母亲的肖像》全国院线上映;原创舞蹈诗《高原女人》引发观演热潮;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草原国际舞蹈嘉年华、乡村文化节等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影响广泛,我市被中国作协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微电影《跑》、《送小金鱼回家》等作品荣获全区优秀微电影奖;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鄂尔多斯文化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二是艺术创作持续繁荣。全市新创剧节目(包括晚会)7台,新创音乐、舞蹈、曲艺、小戏小品等作品115件。原创歌剧《千古情缘》、原创音乐剧《牵魂线》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舞蹈《旃檀席热》、蒙古剧《黑缎子坎肩》荣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顶碗舞》入围“荷花奖”。舞剧《库布其》在“第十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第十四届自治区草原文化节”上成功演出,并荣获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蒙古剧《黑缎子坎肩》入选参加了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蒙古剧《阿拉腾鸿达嘎》入选参加了全区首届蒙古语戏剧节。全市各支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农牧民,全年开展惠民演出800余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杭锦旗乌兰牧骑获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乌审旗乌兰牧骑被自治区授予“十佳乌兰牧骑”称号。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参加自治区第七届乌兰牧骑艺术节,荣获8项大奖。三是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加强长城、古建筑、岩画等重点文物遗址保护工作,配合市人大完成了《鄂尔多斯岩画保护条例》调研任务。鄂托克前旗“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区重要的革命传统和教育基地品牌。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三批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传统节日、自然和文化遗产日等期间的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内容丰富,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全面提升。四是对外文化交流取得重大成果。 充分利用“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平台,启动了“一带一路上的乌兰牧骑”巡演活动,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受邀在广州、云南等地区演出,取得良好反响。乌审旗乌兰牧骑、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受邀赴德国、泰国等国家参加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展演中心代表国家赴印尼参加了第七届“波罗浮屠”国际艺术节;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受邀赴香港参加了“2O17国粹香江进校园”活动;鄂尔多斯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大加快。“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2017上海活动周”、舞剧《森吉德玛》全国巡演、《八百年不灭的神灯》全国巡展、“唱响北疆-呼包鄂业余歌手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密切了我市与全国各大城市人文交流合作。五是文化产业发展充满活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扎实推进,鄂尔多斯文化惠民消费平台、文化消费季带动作用明显,全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日益活跃。出台了《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审命名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审命名管理办法》,文化创意产业和影视产业蓬勃兴起。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挂牌“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文化产业双创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名单,为自治区唯一入选单位。
(三)文化惠民有力有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全民阅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东胜区图书馆等5个单位被自治区命名为2015-2016年度全区基层文化十佳单位。东胜区元宵文化节、康巴什国际创意彩灯文化节、准格尔旗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文化活动贯穿全年,百日广场文化惠民演出、首届少数民族业余文艺汇演、群众艺术公益性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和艺术普及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五)行业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受到自治区的肯定。软件正版化成果有效巩固,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被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园区”。文化市场更加规范有序,认真组织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扫黄打非”“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等各类专项行动,全年出动行政执法人员3.2万多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2万多家)(次)。
四、抓好改革重点,推动改革成果落地见效
按照自治区和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部署要求,紧盯改革方案制定出台、实施效果、评价落实等环节,及时总结推广试点改革经验,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一是落实自治区重大改革政策。按照自治区要求,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鄂尔多斯市社区与机关单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用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二是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出台了《鄂尔多斯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2017-2020)》,完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印发了《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馆(群艺馆)总分馆制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重大改革任务,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力提升。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市、市辖区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有效整合。三是强化效果评估。通过专题采访、实地查看、调查问卷等评价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事项进行效果评价,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标准,全面提升改革成效。四是大力推广改革经验。及时总结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改革经验,在全区、全市范围内在推出了一批典型改革经验。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工作被《中国文化报》专题报道。
五、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按照市委、政府依法治市的相关要求,局党组将依法治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安排调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组会议学法、听取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汇报、专题法制讲座和领导干部集中培训“五项”制度,全面落实依法治理工作,确保政令畅通。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经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程序后实施。全年没有发生因违反法律法规、决策失误造成重大问题和重大群体性事件。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建立文化市场执法绩效考评制度、社会监督机制和执法公示制度,并依法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2017年的34个处罚案件和41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在网上公开、公示。四是强化政务公开。及时在门户网站、鄂尔多斯在线公开、公示部门政务信息、“三公经费”预决算等,行政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大厅统一办理。五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文化法制宣传等活动。举办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市场执法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市文新广局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比如,精品文艺创作生产还不多,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渠道不够丰富,文化消费还不够活跃等。2018年,全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工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建设西部文化强市为目标,以文化工作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大力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民族文化传播交流,全面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和效能,努力为我市建设较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