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生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形式,体现了各族人民伟大的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民歌等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传承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具有重要意义。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有着优美的艺术品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鄂尔多斯短调民歌传承了草原上民歌多元而古老的遗韵,题材丰富,词曲逾千余首,有故乡歌、骏马歌、婚宴歌、牧歌、情歌、酒歌、摇篮曲等,多以四胡、三弦、笛子、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具有鲜明独特的音乐、歌词、歌名及演唱特点。其结构短小精悍,节奏明朗有力,情绪欢快活泼,旋律优美动听,音乐形象鲜明,极富个性。激情奔放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使人心花怒放、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