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务 | 英文域名:wlj.ordos.gov.cn
全域旅游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打造城市的“自然窗口”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区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园,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动物园与海洋馆综合运营的景区,建设有天狼峪核心文化展示园、海洋馆、熊猫馆、长颈鹿苑、象苑等25处动物场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动物医院等配套设施,展出大熊猫、河马、加纳长尾猴、企鹅等世界各地珍稀陆生野生动物220余种4300多只(头),海洋生物260余种22000余尾(只)。 

 

打造原生态的“自然窗口”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分为生态绿化区和核心展示区。生态绿化区面积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园内绿化造景与动物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共有树木140余种,常绿、落叶乔木近100万株,花灌木近 1000万丛,地被30万平米。核心展示区按照三分人工、七分自然的规划理念,建设有25处动物场馆以及动物医院、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在观赏动物的同时还能观赏植物。2016年,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开始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天狼峪核心文化展示园,经过持续地升级改造,目前天狼峪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最大、种类最全的狼族大观园,真正呈现了远观种群规模、近赏动物形态、回味惊险体验的动物观赏效果。 

  积极引进、繁育珍稀物种,进一步丰富园内物种的多样性。早在2016年就引进大熊猫,让西北人足不出省也能看到国宝。2023年,新引进河马、加纳长尾猴、北美浣熊、山魈、大羚羊、南非长角羚、弯角大羚羊、魔王松鼠、安哥拉巨兔等10余种动物;新繁育黑天鹅、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草原狼、蒙古野驴、黑帽悬猴、环尾狐猴等共137只,目前正在繁育巴布亚企鹅。近年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先后取得全国首只在圈养条件下的小天鹅成功繁殖、西北地区首只在圈养条件下的企鹅成功繁殖、内蒙古地区首次火烈鸟的繁殖等多个“首次”成果。丰富的物种、拟自然的环境、海洋和陆地生物共同栖息繁衍……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已经成为城市的一扇“自然之窗”。 

  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作为自治区唯一一家集陆生野生动物、水生野生动物于一体的野生动物救助站,肩负着积极履行保护动物、救护和放归动物的社会责任,长期对受伤、病弱、饥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实施救助。近年来,累计接到动物救助请求达305次,救护团队曾先后赴鄂尔多斯、银川、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等周边多盟市救护各类野生动物。2023年,通过群众救护热线电话、公安机关以及林业和草原局等电话救助,累计救护野生动物 98起,救护动物40种,111/羽,救护海洋生物3次,共 9尾(只)。 

  探索开发旅游新业态 

  近年来,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通过打造多元、时尚的商业新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餐厅、饮吧和售卖点的商品质量,丰富文创雪糕旅游 IP 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商品种类,增加游乐互动体验项目,推进沙滩主题游乐场建成开放。对海洋馆表演剧场演艺项目进行改造升级,增加跳水表演项目,引进水下芭蕾、美人鱼表演,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和地区旅游品牌影响力。2023年,在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开园 11 周年之际,引入暖城之夜·鄂野星空幻影艺术园’”夜游项目,共建成17大主题展区,通过灯光秀、音乐表演、文化展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激活夜间旅游经济。在项目引进之初,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通过抖音创新推出早鸟票,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已吸引超20万游客夜游动物园,带动旅游消费收入达 450 余万元。 

  大力开发研学旅游。累计开展科普一日游、亲子游、冬夏令营、研学旅行等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80余期,向广大游客和青少年(儿 童)提供科普服务,惠及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周边盟市地区,受益人数达500万人次。其中2023年开展科普课堂、研学活动、夜宿海洋馆等科普活动50余期,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开展以春秋游团体游览为主体的团体活动,结合徒步游、党建团体活动、亲子游等多元形式,开展100余期。 

  2019年至今,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先后获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合格单位,首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殊荣。《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发挥动物明星效应倡导文明旅游》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首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优秀案例。 

    

    

  • 党政机关
  •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网站地图
    备网站标识码 :1506000009
  • 联系电话:0477-8183858
    联系地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国泰商务广场(CBD)T6栋19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