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域名: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政务 | 英文域名:wlj.ordos.gov.cn
全域旅游

乌审旗:擦亮地域文化“名片” 激活文化和旅游发展“引擎”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软实力”。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擦亮地域文化“名片”,激活文化和旅游发展“引擎”,重点文化旅游工程有序推进、文艺精品推陈出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创产业互促联动,开创了全旗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2019年,乌审旗被列入“全国文化百强县”。 

 

  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无定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5个‘第一’,即鄂尔多斯地区现今已知的第一批党员、第一个党小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旗县级党工委和第一个乡级苏维埃政府……”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党性教育主题馆,讲解员丁乾琛正在向前来研学的团队介绍主题馆的内容。 

    

  一页页泛黄的文件,一张张定格历史的照片,以及饱含红色回忆的革命文物,引领着人们穿越时空,追寻历史足迹。 

    

  2021年以来,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前来无定河镇进行党史研学的团队逐渐增多,在乌审旗党性教育主题馆内,大家通过聆听和观看,接受党性洗礼。 

    

  乌审旗境内红色资源富集,是中国共产党在鄂尔多斯开展革命活动最早的地区。有纳林河党小组谷家湾旧址、1949年秋后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八路榆”等一大批革命旧址,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 

    

  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乌审旗委书记王健多次强调,要深层次挖掘乌审旗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文化和旅游,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建设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和革命历史“红色基因库”,实施“红色文化+”战略,打响萨拉乌苏、牧区大寨、红色策源地三大品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精品文化和旅游线路,做强现代服务业。 

    

  一座座记录历史的革命旧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一条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乌审旗红色资源因保护、利用而生动鲜活,让革命精神因传承、弘扬而历久弥新。 

    

  用好文化资源 打造“书香乌审” 

    

  “国家县级一级公共图书馆”“全国区县级书香城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全区十佳图书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馆藏量149770册,平均年文献年外借11.82万册次,年接待读者99790人次,每年开展读书月、图书下乡、共享工程下乡等活动50余场次,每年服务农牧民6万多人次…… 

    

  无障碍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立“你阅读·我买单”惠民服务平台…… 

    

  这是乌审旗图书馆的成绩单,也是乌审旗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乌审旗不断深入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结合基层文化活动阵地5+3”功能整合工作,建成国家县级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县级一级文化馆1个;新建旗级游客服务中心1个,博物馆(展厅)19个、苏木镇综合文化站6个、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1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2个;培育文化户6566户、文化独贵龙123支,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37处,草原书屋57家,万村书屋5家,形成了以旗级文化部门为核心、苏木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嘎查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点、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乌审旗启动实施旗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动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建成462个“地面数字加油站”,利用“互联网+”不断提升基层文化阵地使用利用水平。 

    

  乌审旗坚持打造“书香乌审”,整合利用资源、合理分布设施,构建了“城镇十分钟”“农区两公里”“牧区十公里”的“公共文化服务圈”,实现了农牧民就近参加学习,就近参与活动,就近得到辅导,旗府所在地人均占有公共文化活动面积1.6平方米,人均参与文体活动时间每周达10小时以上。 

    

  用活文化和旅游产业 培育文艺之花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有一片罕见的天然草原——巴音淖尔草原,乌审旗图克镇牧民哈斯巴亚尔的家就在这片草原。 

    

  对于哈斯巴亚尔来说这很幸运,虽然家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深处,但是门前就是原生态天然草甸子。也因为这片草甸子,哈斯巴亚尔家的“牧家乐”生意火爆,每年他家的接待人数达数万人次。 

    

  自己富不算富,大伙富才是真的富。2018年,吃上了“旅游饭”的哈斯巴亚尔成立了草原旅游合作社,整合了周边11户牧户的3800亩草原旅游区,把每一户都建成了有特色奶食品、刺绣、查玛舞等不同特色的旅游文化牧家乐。 

    

  为保护好这片草原,草原旅游合作社按照生态保护标准,计算出合理载畜量,变圈养为散养,与草场构成一幅天然画卷;为让游客近距离接触草原,又不会随意践踏破坏草场,草原旅游合作社投资10多万元修建800多米木栈道,开发了骑马、射箭、农副产品采摘等旅游项目,且每一项都由牧民亲自做向导,让游客们玩得尽兴、吃得开心。如今,巴音淖尔草原牧民入股合作社,在旅游区打工,既领工资又分红,收入年年递增,巴音淖尔草原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乌审旗在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同时,通过整合民族手工艺加工、饮食制作等特色民族文化,大力扶持马头琴、根雕、刺绣、服饰等民间传统工艺品制作,组织全旗20个多个代表性文化产业企业及个体积极参加各类文博会、展销会年110场以上,销售额达220多万元;鼓励农牧民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全旗现有各类民族工艺品生产、销售户100多家;民族特色饮食服务“农牧(渔)家乐”20户;成功培育“萨拉乌苏”“乌审召”“独贵龙”“察罕苏力德”“乌审马”等文化品牌。同时,不断深挖乌审旗乡村旅游产业,新评自治区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五星级4家,四星级3家;新评定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休闲观光旅游农牧业庄园4家,市级乡村旅游接待户14户;银树叶级绿色饭店2家。 

    

  截至2022年初,乌审旗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无定河镇巴图湾村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名录,图克镇黄陶勒盖嘎查被评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深耕文艺精品 结出文艺硕果 

  

  神奇美丽的萨拉乌苏,勤劳勇敢的乌审人民,传统民族乐器马头琴与西洋管乐交融声……奏响了一曲雄壮激昂的马头琴交响诗。 

 

  202011月,在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秘境圣地萨拉乌苏》交响诗汇报现场,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创作生涯里的第一部马头琴交响诗在这里诞生,开创了马头琴多声部音乐发展的新走向,为民族管弦乐创作带来了新突破。这部作品充分融合了交响诗奏鸣曲式的特点,以歌颂壮丽的萨拉乌苏河为主题,充分展示了萨拉乌苏河从远古走来的文化和自然魅力,表达了乌审人民深切热爱着这片土地、这条河,描绘出来乌审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壮美蓝图。 

    

  乌审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创作出蒙古剧《茫瀚巴拉尔畅想曲》、小品《蜕变》、舞蹈《绿色崛起》《马舞》、歌曲《党旗飘飘》等120余部作品。蒙古剧《茫瀚巴拉尔畅想曲》成功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创作马头琴史上第一部马头琴交响诗《秘境圣地萨拉乌苏》1部,编创和新创马头琴各类曲目34首;马头琴乐团编排马头琴交响乐大型音乐会《北疆雄风》《乌审情韵》《赞歌改革—新时代草原琴韵》,编创《成吉思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天山云意》等40余部作品。近年来,乌审旗乌兰牧骑和马头琴交响乐团远赴德国、法国等地开展交流演出15场;组织全旗民间文艺爱好者,积极参加了鄂尔多斯农牧民文艺汇演活动、全区安代健身操和全区广场舞大赛,荣获诸多荣誉;派遣文体特派员下基层开展业余文艺队业务培训和技能辅导,新创编排共200余件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基层文化服务累计500余场次。 

 

  乌审旗乌兰牧骑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获评内蒙古自治区“一类乌兰牧骑”“十佳乌兰牧骑”“草原学习轻骑兵”等称号;马头琴乐团获CCTV原创音乐会金奖;蒙古剧《黑缎子坎肩》和舞蹈《旃檀席热》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奖和舞蹈奖。 

 

  一件件文艺精品、一项项荣誉称号,彰显着累累文艺硕果,让乌审文艺绽放出夺目光彩,乌审文化品牌愈加响亮。 

 

  精准宣传营销 遍洒文化名片 

 

  在旅游专场推介会上,乌审旗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全方位介绍了乌审旗独特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旅游环境、科学的旅游线路、丰富的旅游产品、便捷的旅游交通以及优惠的景区政策,向延安游客展示了乌审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此次推介会吸引了近万人前来参观,共发放宣传材料7000余份、免费门票300余份,乌审旗各个旅游企业与延安的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30余份。 

 

  近年来,乌审旗为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力度,启动精准营销工程,加强同银川、西安、延安、榆林等周边客源地合作,实施“精准营销引客入旗”战略,积极对接客源地市场,将推出的“萨拉乌苏研学游”“峡谷徒步游”“无定河红色游特色旅游线路”和乌审旗“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进行宣传推荐。成立乌审旗旅游营销中心,在北京等重点地区机场、各大媒体版面投放旅游广告;先后参加首届内蒙古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国内旅游交易博览会,赴银川、西安、榆林等地开展专场宣传推荐会20多次;成功举办鄂尔多斯党项西夏文化与区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讨会、那达慕大会等各类旅游节庆活动43场次。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乘着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东风,乌审旗正以开放的姿态,在这片热土上散发出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 党政机关
  •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网站地图
    备网站标识码 :1506000009
  • 联系电话:0477-8183869
    联系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国泰商务广场(CBD)T6栋19楼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