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景区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阵地,创新实施"文旅融创"工程,通过政治引领铸魂、文化浸润强基、多维创新赋能,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融入景区建设全过程,为新时代北疆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耕文化浸润工程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秉持着“文化是旅游之魂”的理念,各旅游景区深入挖掘自身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巧妙融入景区的景观设计、展览展示与讲解服务中,使游客们在领略祖国北疆壮丽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鄂尔多斯地区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康巴什旅游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融入城市亮化中,让游客徜徉于城市夜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利用报废零件制作“红船”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景观雕塑、小品,这些独特的艺术作品不仅展示了工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传递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内涵。昭君城旅游景区绘制昭君出塞壁画,不仅突出了景区的文化内涵与品质,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各民族游客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景区绚烂绽放。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景区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馆,水镜湖景区改造建设红色、新农、医药、民俗博物馆,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使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创新活动载体形式 促进深度互嵌交融
为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与互动性, 全市文旅部门积极指导鼓励景区组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以活动为纽带,拉近各民族游客之间的距离。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开展巴音昌呼格草原风筝节、“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2024鄂尔多斯暖城那达慕、伊金霍洛镇“相约草原 魅力仲夏”系列活动等20余次特色文旅活动。郡王府旅游景区《梦回郡王府》实景演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实景演艺“北疆往事·年代幻城”、《诗舞》等沉浸式演艺剧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表现内容,以歌舞声乐为演绎形式,成为景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载体,各族群众在感受实景剧表演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瑰丽多彩。康巴什区组织开展“日游鄂野 夜览康城”、“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月系列文旅活动、春夏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百日消夏文化惠民活动、“寻味暖城”美食之旅活动、群星演唱会、草坪音乐会等各类文旅活动近120场次,参与人数约26万人次。全市各级乌兰牧骑进景区演出逾百场,在这些文化旅游活动中,各民族游客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着旅游的快乐与收获,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氛围。
完善服务供给体系 夯实群众情感根基
注重加强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充分发挥全市文旅专家库资源优势,全年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开展检查和指导,全面推进全市A级旅游景区意识形态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工作,提升全市A级旅游景区品质,督导景区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保障。九城宫草原漫瀚文化旅游区加强景区员工培训,不断提升景区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服务礼仪、民族团结意识等方面的能力。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为游客提供多个免费热水供应点、矿泉水领取处,同时免费的车辆摆渡、小件寄存、雨伞、婴儿车、轮椅、拐杖、医疗急救等周到贴心的服务。响沙湾景区的服务人员积极主动地为游客提供帮助与引导,及时解决游客投诉,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景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切实营造出民族团结、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构建全媒传播格局 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去年以来,先后举办参加了“站在首都看草原·爱上内蒙古—筑梦北疆 恋上暖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首都机场宣传月活动、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海旅游节等,深入开展暖城文旅系列宣传。在珠三角、长三角、河南、山西、四川等25个城市举办宣传推广活动60余场,鄂尔多斯成为广东地区暑假性价比最高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在韩国电视台推出鄂尔多斯文旅宣传广告,赴韩国、马来西亚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全面展示美丽中国形象。借助微短剧讲好“暖城”故事,推出文旅微短剧《一城暖千年》。整合文旅宣传资源,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矩阵,全年累计发布文旅新闻4200余条,视频6300余条,曝光量达10亿次,深度讲好暖城民族团结故事。(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赵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