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1年6月9日,值此我国第十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鄂尔多斯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院(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康巴什区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鄂尔多斯市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宣传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婚礼文化园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以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的形式展开,并结合项目展示、资料发放、抽奖问答等方式进行,旨在贯彻非遗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宗旨,进一步展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营造全市保护非遗、了解非遗、爱护非遗的浓厚社会氛围。
非遗进景区
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主场活动现场,天气虽然阴冷,但人们都热情高涨。鄂尔多斯剪纸、皮雕、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及制作技艺、鄂尔多斯蒙古族刺绣、银碗制作技艺惊艳亮相并精彩展出,别具匠心的设计、精湛细腻的技艺、细致周到的讲解,吸引参观群众争相体验互动,并不断爆发出阵阵喝彩声。现场还宣讲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办法》。
非遗进校园
为了提升在校学生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浸润孩子们的心灵,2021年6月8日,鄂尔多斯剪纸、皮雕生动地走进了东胜区实验中学、康巴什区实验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丰富精彩的传统文化手工课。传统的魅力、风趣的讲解、有趣的互动,让学生们在意犹未尽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趣味和深厚魅力。
非遗进社区
为了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居民心中,2021年6月9日下午,鄂尔多斯剪纸、皮雕、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及制作技艺、烫画、鄂尔多斯蒙古族传统香囊疗法走进了康巴什区宁馨社区。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居民通过现场互动问答、非遗技艺体验、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让社区居民在实践中零距离感受非遗蕴含的精湛功底和厚重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植根于民间,世代传承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与积淀在人们心中的文化印记紧密相连。美丽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也孕育了绚丽多姿、多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鄂尔多斯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10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12项;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48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3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26人。
本次活动将持续到6月10日。接下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加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及传承项目建设,并夯实措施,全面展示厚重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提高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