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到31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廉素一行,到我市检查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情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祁毕西勒图、副主任巴雅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建勋等市领导,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子义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检查。
执法组以实地查看和座谈交流的形式,从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和保护、代表性传承人情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情况等方面,先后实地抽查了准格尔旗漫瀚调传习所、准格尔旗博物馆民俗风情厅、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漫瀚调剧节目创作等场所、项目。
第一站漫瀚调传习所
廉素副主任一行现场观看了漫瀚调剧节目及漫瀚调教学,并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奇附林老师及学员亲切握手交流,详细询问、了解了传承补助领取、传习所硬件提供、政府支持非遗传承保护等情况。
漫瀚调对宣传、激励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我市成立6个漫瀚调传习所,为漫瀚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我市通过定期举办“漫瀚调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2008年6月,漫瀚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站准格尔旗博物馆民俗风情厅
准格尔旗博物馆 “民俗风情”厅,是反映蒙、汉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事的展厅。主要展示准格尔人民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节庆礼俗、文化娱乐和宗教信仰等民俗风情,及漫瀚调、碗托制作技艺等各类非遗项目。
检查组一行就植物染色技艺、灯游会等非遗项目展品进行了详细了解。
第三站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漫瀚调剧节目创作
检查组认真观看了乌兰牧骑漫瀚调剧节目,并和演员们详细了解了漫瀚调剧节目创作及演出情况,对其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为传承、发展漫瀚调,作为漫瀚调传承演出单位的准格尔旗乌兰牧骑,在传承传统曲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了漫瀚调小戏《纳林河畔》、漫瀚调音舞诗画《漫瀚情歌》、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漫瀚调民族音乐剧《蒙汉情》等一批耳熟能详的漫瀚调剧作。其中漫瀚调音乐剧《牵魂线》入选参演全国优秀音乐剧展演节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漫瀚歌舞戏《漫瀚情缘》获第十届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小戏类二等奖……并有许多节目唱响了全国、唱出了国门。
座谈会
座谈会上,检查组听取了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非遗“一法一条例”情况的汇报,并与人大代表、漫瀚调专家、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市在非遗场馆建设、非遗传承保护宣传及非遗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成绩,并就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其中自治区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丽辉提出,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成绩显著、成效突出,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学习,同时希望更上一层楼:一是要将漫瀚调等非遗项目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其它非遗项目上,在分类保护方面加大力气;二是发挥传统工艺振兴优势,积极通过培训带动就业;三是引进区外先进团队,加大现代非遗产品的研究力度;四是加强非遗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力度,加强非遗的对外宣传和传播。
会后,廉素副主任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贯彻落实非遗“一法一条例”,依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效保护传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非遗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加强对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支持;二是完善非遗保护机构,注重奇附林老师一样的顶尖传承人,要建立一支非遗骨干队伍,并加强非遗队伍的培养;三是加强载体创新,探索非遗与旅游结合的方式方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并做大做强文化品牌;四是推进非遗与产业、市场、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让非遗融入生活、进入创作;五是各级人大要加强对非遗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压实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责任,推进非遗的传承、保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