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域名:鄂尔多斯文化新闻出版广电.政务
鄂托克前旗万亩马兰花绽放草原
紫花青株怒放,蓄势荣繁无限。5月6日,2017年“中国旅游日”内蒙古鄂尔多斯主题活动暨第二届鄂托克前旗马兰花节在上海庙马兰花大草原开幕。在万亩马兰花观赏基地,青幽幽的马兰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
本次活动由鄂尔多斯市旅游局、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主办,鄂托克前旗委宣传部、鄂托克前旗文化旅游广电局、上海庙欢乐大草原旅游景区承办。活动主题是“马兰花开幸福来”。今年马兰花节共安排主体活动8项,分类活动20余项,涵盖赏花旅游、文化演艺、经贸会展、体育休闲、旅游惠民等多个领域。
开幕式以鄂托克前旗浓郁的民族风情文化展演为主,有展现鄂托克前旗本地传统文化底蕴的《筷子舞》、《马舞》、《挤奶舞》;有鄂尔多斯之韵无伴奏合唱团、鄂托克前旗艾基木少儿合唱团以及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本土歌手送上的激情表演,为游客展示鄂托克前旗的多元歌舞文化之美;有蒙古族情景歌舞剧,展示出鄂托克前旗城市人文新风貌。
与首届活动相比,今年的马兰花节新增了百位新人马兰花海婚纱摄影活动,幸福体验蔓延草原;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蒙古族体育竞技活动也在活动期间上演;《一代天骄》大型情景剧首映,让观众一睹成吉思汗文化的魅力;篝火晚会将每日举办。节日期间,还安排旅游采线活动,让游客尽情体验鄂托克前旗自然、人文美景。
马兰花生态自然保护区地位于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是内蒙古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的马兰花景观带。每年5月至6月,10万亩马兰花进入盛花期,紫色花海,堪称草原一大美景。
马兰花又名马莲,是鄂托克前旗的旗花,也是鄂尔多斯市花。其耐干旱、耐盐碱,生命力旺盛的特性,在当地代表着“勇敢、善良、坚毅、宽容”的精神品格,这让游客在观赏之时,多了一份惜花情结,也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关键。
鄂托克前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布仁其木格说,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和主导产业。依托厚重的人文历史、淳朴的民俗民风、绚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生态气候、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构筑全员参与、全境布点、全产业融合、全时段开放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物质充裕、精神富有、生态文明、秩序良好的大美鄂前旗。此次以花为媒,发展花经济,为国内外游客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独具特色的文化体验、流连忘返的草原之旅。马兰节的开幕必将掀起赏花活动的高潮,让万亩马兰花草原成为一个欢乐的花海!
据了解,鄂托克前旗以马兰花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推出“鄂前旗马兰花”旅游品牌,打造马兰花大草原综合景区,计划设资5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亿元,草原大舞台、国际赛马场等旅游项目已投用,景区内停车场、餐位、住宿、道路等建设完备,可供游客一站式体验。
鄂托克前旗位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距银川市仅120公里,紧靠银青高速公路、包兰铁路和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这里旅游资源独特,有最美峡谷“大沟湾”、历史古迹“明长城”、城中沙漠“大沙头”、生态景区“水洞沟”、 革命旧址“延安民院”;这里是筷子舞的发祥地,是少数民族歌手的摇篮,是鄂尔多斯文化之乡,是多元文化交融合之地。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按照“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支撑、多极发展”的思路,打造西部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基础设施、旅游景区景点、道路交通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自治区3A级旅游景区1个。整体旅游形象和对外知名度明显提升,旅游业呈现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2016年,鄂托克前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8.6%,接待国内外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